导航菜单

​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

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

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image.png

文章目录列表:

1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2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3、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4、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5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536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7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8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9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

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

1、天理即人欲――王阳明

2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,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。然而,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,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,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。

3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4、第一句和第二句是“一分为二”方法

5、人人有路透长安,坦坦平平一直看。

6、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。

7、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――王阳明

8、省吏不如省官,省官不如省事;凡今作事,贵在谋始。

9、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、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,抛开制度变革不谈,每个人

10、功盖天下而莫之嫉,善利万物而莫与争。

11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12、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,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,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。

13、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

14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”

15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――王阳明

16、人常把“心即理”,“知行合一”,“致良知”,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。

17、无善无恶心之体:无

18、眼前路径须放开阔,才好容人来往,若太拘窄,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。

19、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,诚则明矣;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,明则诚矣。

20、周敦颐说,太极就是2、0版的无极,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,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,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,吸引你的眼球。紧接着开天辟地(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产生阴阳万物)。

21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22、夫志于为利,虽欲其政之善,不可得也。志于行道,虽欲其政之不善,亦不可得也。

23、一个政府,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,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。

24、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。――王守仁

25、是有意于求宁静,是以愈不宁静耳;夫妄心则动也,照心非动也。

26、天地虽大,但有一念向善,心存良知,虽凡夫俗子,皆可为圣贤。

27、天道不翕张,则不能发聚,况人乎?

28、夫人者,天地之心。天地万物,是非之心,不虑而知,不学而能,所谓良知也。

29、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,懂兵法而不懂实战,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。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,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。

30、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,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,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——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
31、心即理也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32、致知二字,乃是孔门正法眼藏,异此而学,即谓之异端;离此而说,即谓之邪说;迷此而行,即谓之冥行。

33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――王阳明

34、君自保重,我心送君三十里。――王守仁

35、多少个不眠之夜,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,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。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?人生弹指一瞬间,譬如朝露,生若蜉蝣,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每当这个时候,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,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。

36、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,不要说士兵,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。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,参战前就非常惊恐,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,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。

37、为善为恶是格物:行

38、“心犹镜也。圣人心如明镜。常人心如昏镜。近世格物之说,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。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先生之格物,如磨镜而使之明。磨上用功。明了后亦未尝废照”。――王阳明《传习录》

39、凡谋其力之所不及,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,皆不得为致良知。

40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――王阳明

41、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。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。枝而后叶。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。勿作枝想。勿作叶想。勿作花想。勿作实想。悬想何益?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。没有枝叶花寅。

42、尽道圣贤须有秘,翻嫌易简却求难。

43、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
44、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阳明心学释义:

45、赏及微劳,则有功者益劝;罚行亲昵,则有罪者益警。

46、弱者制造麻烦、违法闹事,强者动用权力、专政镇压。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,别说法律,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,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。

47、圣贤只是为己之学,重功夫不重效验。

48、义即是良知,晓得良知是个头脑,方无执着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

1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

2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。

3、心一而已,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,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,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。不可以心外求仁,不可外心以求义,独可外心以求理乎?

4、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

5、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

6、动亦定,静亦定。

7、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。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,方能“静亦定,动亦定”。

8、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。

9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10、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

11、《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》

12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
13、“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”

14、人的宿敌只有一个,便是他自己。

15、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。

16、诚字有以工夫说者。诚是心之本体,求复其本位,便是思诚的工夫。

17、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

18、《杨国荣讲王阳明》

19、“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”

20、惟天下之至诚,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。

21、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,制度是有保质期的,只有不断地修补、革新,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。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,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,但不改则必死无疑。

22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23、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。过去未来事,思之何益?徒放心耳。

24、是有意于求宁静,是以愈不宁静耳。

25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

26、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

27、《王学通论》(从王阳明到熊十力)

28、心如明镜,物来自照。

29、致良知(王学的又一主要思想。)

30、“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”

31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32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
33、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(四句教)

34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

1、且于动处加工,勿使间断。动无不和,即静无不中。

2、性无不善,故知无不良。

3、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,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。

4、天理是在心中,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,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,可却被蒙蔽了。

5、天道不翕张,则不能发聚,况人乎?

6、御外之策,必以治内为先。

7、学为圣人之道,学以致良知。

8、何为第一等事?当读书做圣人耳。

9、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,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。

10、心若放平,不执着、不着急,安安稳稳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。

11、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,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。

12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,人性之善,天下无不可化之人。

13、知行合一,很多人有所误解,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。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,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,就去执行,那是绝对错误的。举个例子,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,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,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,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。知是行之始,知是至善,是心之本体。如果你真的'认知到了,自然就会去执行,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。他们是同步进行,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一,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!

14、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。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:作为政府,打劫是正常的,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。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,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,成为山贼的密探。

15、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,那就符合天理,谁说君子不能谈利?

16、修齐治平,就是格物。

17、一切真理都在心中,所以不需外求

18、体,即良知之体,用,即良知之用,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?

19、唯国是谋,与人为善。

20、哲士营四海,细人聊自谋。

21、苏东坡和苏小妹的故事,是一个很好的证实,众所周知,道士苏东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,佛印便是其中一位。

22、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,所以不容易辨别,只需要立志于圣学,将来必能看透。

23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

24、知善知恶是良知。

25、一起一伏,一进一退,自是功夫节次。

26、是有意于求宁静,是以愈不宁静耳;夫妄心则动也,照心非动也。

27、真理已在心中,我们去实践,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,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。

28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29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——王阳明

30、心即理也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31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
32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

33、恒照则恒动恒静,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。

34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

35、义即是良知,晓得良知是个头脑,方无执着。

36、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。却笑从前颠倒见,枝枝叶叶外边寻。

37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

38、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,诚则明矣;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,明则诚矣。

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

1、天下之事,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;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。

2、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
3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

4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5、面对外来评价,尤其是毁谤时,非但不要动怒心,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。

6、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,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,一旦如此,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。

7、心无外物,物以心生。

8、道无精粗,人之所见有精粗。

9、夫精藏则太和流,神守则天光发,累释则怡愉而静,机忘则心纯而一。四者,道之证也。

10、名与实相对。务实的心重一分,求名的心就轻一分。若全是务实的心,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。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,渴而求饮,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?

11、除非是死灰槁木、耳聋眼瞎之人,虽然听见、看见了。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。

12、动亦定,静亦定。

13、苟无尊崇笃信之心,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。

14、耳朵不能听是非,省了多少闲是非;口不能说是非,又省了多少闲是非;心知道是非就够了。

15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16、真理就在心中,但必须去事上练,只有去实践了,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。而且,这两者是不可分的,正如知行合一一样。

17、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

18、天理是在心中,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,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,可却被蒙蔽了。

19、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,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。

20、与朋友论学,须委曲谦下,宽以居之。

21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

22、君子诲人不倦,而师道必严。

23、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,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。

24、无私心就是道。

25、良知是个直性子,对于不公,它给出的答案就是:马上反抗。

26、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,奚暇责人?

27、无事时,将好色、贪财、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,一定要将病根拔去,使它永不复发,才叫痛快。

28、人人心中都有良知,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。伯夷、叔齐虽然死了,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。

29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30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153

1、夫精藏则太和流,神守则天光发,累释则怡愉而静,机忘则心纯而一。四者,道之证也。

2、朋友相处,常见自家不是,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。善者固吾师,不善者亦吾师。

3、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,奚暇责人?

4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

5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'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(《大学问》)

6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,则不至于责人已甚,而自治严矣。

7、循理便是善,动气便是恶。

8、心不是一块血肉,凡知觉处便是心。如耳目之知视听,手足之知痛痒,此知觉便是心也。

9、天地虽大,但有一念向善,心存良知,虽凡夫俗子,皆可为圣贤。

10、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,时时精明,不蔽于欲,自能临事不动。不动真体,自能应变无言。

11、所以谓之圣,只论精一,不论多寡。

12、我的灵明,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。天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仰他高?地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俯他深?鬼神没有我的灵明,谁去辩他吉凶灾祥?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,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。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,亦没有我的灵明。

13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14、斯义也,吾将以表于世,使知人之不善,虽若象焉,犹可以改;而君子之修德,及其至也,虽若象之不仁,而犹可以化之也。

15、防于未萌之先,而克于方萌之际。

16、夫美质难得而易坏,至道难闻而易失,盛年难遇而易过,习俗难革而易流。

17、苟无尊崇笃信之心,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。

18、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故事背景:有一年春天,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。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,你经常说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。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,受你心的控制,你看这朵花,在山间自开自落,你的心能控制它吗?难道你的心让它开,它才开的;你的心让它落,它才落的?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

19、诚字有以工夫说者。诚是心之本体,求复其本位,便是思诚的工夫。

20、心即道,道即天。知心则知道,知天。

21、个个人心有仲尼,自将闻见苦遮迷。而今指与真头面,只是良知更莫疑。

22、至善者性也,性元无一毫之恶,故曰至善。

23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24、心即道,道即天,知心则知道知天。

25、然可欲者是我的物,不可放失;不可欲者非是我物,不可留藏。

26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佛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

27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”故事背景:1496年,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。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,王阳明却无动于衷。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,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,于是都来安慰他。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。他说:“你们都以落第为耻,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。”

28、人的良知,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。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,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。岂惟草木瓦石为然,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。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,其发窍之最精处,是人心一点灵明。

29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30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

31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32、: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,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,可以为主一乎?是所谓逐物,非主一也。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。

33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

34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

35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36、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

37、心狭为祸之根,心旷为福之门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

1、天下之事,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;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。

2、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
3、心即理也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4、一念抱持,成圣之要。

5、虚虚实实,让敌人的心慌乱,动起来没有章法,就能趁势而入,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的胜利。

6、真理就在心中,但必须去事上练,只有去实践了,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。而且,这两者是不可分的,正如知行合一一样。

7、道之全体,圣人亦难以语人,须是学者自修自悟。

8、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,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。

9、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,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。

10、真理已在心中,我们去实践,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,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。

11、《大学》之所谓“格物致知”,即《中庸》之所谓“明善”也。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,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,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。

12、亲情与生俱来,如果真能抛弃,就是断灭种性

13、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

14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

15、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,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“良知”,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。

16、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

17、随时随地而变化、变通,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。

18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19、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,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,然后祛除。

20、无事时,将好色、贪财、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,一定要将病根拔去,使它永不复发,才叫痛快。

21、役者以力,仕者以道;力可屈也,道不可屈也。

22、世人以落第为耻,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。

23、心之良知是谓圣人,圣人之学,惟是致良知。

24、昨日衣蟒戴玉,大家都说荣耀,可脱衣就寝,只是一身穷骨头,何曾添得分毫?所以,荣辱不在人,人自迷耳。

25、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,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,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。

26、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,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。

27、你的意念所到之处,正确的就知道正确,错误的就知道错误,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。

28、知之真切笃实处,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,即是知。

29、量力可行即行,可止即止。

30、知轻傲处,便是良知;致此良知,除却轻傲,便是格物。

31、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

32、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,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,一旦如此,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。

33、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,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,才能成就自己。

34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35、心即道,道即天,知心则知道、知天。

36、天下之事,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;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。

37、用之则行舍即休,此身浩荡浮虚舟。

38、心狭为祸之根,心旷为福之门。

39、人心中本就有孝心、仁心,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,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。

40、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‘相’,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、父子、夫妻的‘相’,所以他才逃避。

41、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。正其不正者,去恶之谓也。归于正者,为善之谓也。

42、名与实相对。务实的心重一分,求名的心就轻一分。若全是务实的心,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。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,渴而求饮,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?

43、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,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。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,如果它在外面,比如在父母身上,倘若父母去世了,难道它就消失了?

44、心如明镜,物来则照,不要刻意去追求。

45、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,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。

46、天理是在心中,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,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,可却被蒙蔽了。

47、一切真理都在心中,所以不需外求。

48、良知,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。

49、知行本体,即是良知良能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

1、王阳明说:“有何不方便?你死都不怕,还在乎一条内裤吗?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,是有良知的,你并非一无是处呀!”

2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――王阳明《传习录》

3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――王阳明

4、繁华过眼三更促,名利牵人一线长。

5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6、道理人人会讲,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,但不从心上用力,砥砺出不偏不倚、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,即使做同样的事,说同样的话,动作也会走形。毕竟相由心生,情随事迁。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…——王阳明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——王阳明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——王阳明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。

7、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8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
9、心即道,道即天,知心则明白。

10、无声无臭独知时,此是乾坤万有基。抛却自家无尽藏,沿门持钵效贫儿。

11、未有知而不行者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――王阳明

12、天理即仁心。

13、汝以不得第为耻,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。

14、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

15、读书作文安能累人?人自累于得失耳。

16、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17、致知二字,乃是孔门正法眼藏,异此而学,即谓之异端;离此而说,即谓之邪说;迷此而行,即谓之冥行。

18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——王阳明

19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傲字。

20、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亦谬乎?王阳明

21、《公安基础知识》试题530题及答案(已更新)

22、千罪百恶,皆从傲上来。只是一“傲”字,便结果了这一生。

23、夫志,气之帅也,人之命也,木之根也,水之源也。源不濬则流息,根不植则木枯,命不续则人死,志不立则气昏。是以君子之学,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。

24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25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
26、以言语谤人,其谤浅;是以身谤也,其谤深矣。

27、心无外物,物以心生。

28、志不立,如无舵这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――王守仁

29、一个人对了,一个国家就对了。你是什么样,社会就是什么样。

30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31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32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33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34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35、破山中之贼,易破心中之贼,难――王阳明

36、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
37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38、“尽心知性知天,是生知安行事。”——王阳明

39、人的宿敌仅有一个,便是他自我。

40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41、一张图读懂内蒙古公务员面试各类型答题思路

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

1、心是宇宙的本体,万物的主宰,安身立命的根据,衡量是非的标准。天地间诸事诸物,举凡纲常伦理,言行举止,成败荣辱,皆不出于我心。

2、为何我们会喜欢取悦他人

3、“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、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亦谬乎?”

4、夫人者,天地之心。天地万物,是非之心,不虑而知,不学而能,所谓良知也。

5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22、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23、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24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25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26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27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。28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29、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?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(《泛海》)30、一念开明,反身而诚。

6、《中庸》谓“知耻近乎勇”。所谓知耻,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。92、此心无私欲之蔽,即是天理。93、未有知而不行者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94、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。95、须于心体上用功。凡明不得,行不去,须反在自心上体当。即可通。心体明即是道明。96、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,过即是私意。97、道无精粗,人之所见有精粗。98、格者,正也。正其不正,以归于正也。99、至善者性也,性元无一毫之恶,故曰至善。100、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,虽弥漫周遍,无处不是,然其流行发生,亦只有个渐,所以生生不息。

7、与朋友论学,须委曲谦下,宽以居之。

8、致知二字,乃是孔门正法眼藏,异此而学,即谓之异端;离此而说,即谓之邪说;迷此而行,即谓之冥行。

9、“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”

10、草有妨碍,理亦宜去,去之而已。偶未即去,亦不累心。

11、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

12、君自保重,我心送君三十里。

13、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,诚则明矣;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,明则诚矣。

14、常快活便是功夫。

15、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,虽弥漫周遍,无处不是,然其流行发生,亦只有个渐,所以生生不息。

16、夫美质难得而易坏,至道难闻而易失,盛年难遇而易过,习俗难革而易流。

17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

18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

19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

20、人若知这良知诀窍,随他多少邪思枉念,这里一觉,都自消融。

21、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22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23、毁谤自外来的,虽圣人如何免得?人只贵于自修,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,纵然人都毁他,也说他不着。却若浮云掩日,如何损得日的光明?

24、所谓汝心,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。所谓汝心,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。这个便是性,便是天理。

25、良知之外,别无知矣;故“致良知”是圣人教人第一义。

26、苟无尊崇笃信之心,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。

27、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

28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。

29、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

30、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

31、良知良能,愚夫愚妇与圣人同。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,而愚夫愚妇不能致,此圣愚之所由分。

32、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33、遇到恶人,最好的办法是别理他

34、人虽至愚,责人则明;虽有聪明,责己则昏。

35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

1、“光不仅在烛上。”

2、“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”

3、忽向山中怀旧侣,几从洞口梦烟萝。

4、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

5、花烛夜堂还共语,桂枝秋殿听跻攀。

6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
7、布裘莫谩愁僵卧,积素还多达黎明。

8、城里夕阳城外雪,相将十里异阴晴。

9、“光不仅在烛上”

10、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
11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
12、“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。”

13、“你死都不怕,还在乎一条内裤么?”

14、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

15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
16、“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!终日眼睁睁看甚么!”

17、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?”

18、“他一疑,事就成了。”

19、出耒在明晨,山寒易霜霰。

20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
21、“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”

22、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

23、侈淫辞,竞诡辩,饰奸心盗行,逐世垄断,而犹自以为通经,是谓贼经。

24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,相上则损。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25、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
26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”

27、“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”

28、他一疑,事就成了

29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
30、孔子者乎,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,

31、及门真愧从陈日,微服还思过宋年。

32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