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​王阳明经典语录153

王阳明经典语录153

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阳明经典语录153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image.png

文章目录列表:

1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532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3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4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5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6、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7、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8、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9、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

王阳明经典语录153

1、他一疑,事就成了

2、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

3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4、:知是心之本体,心自然会知。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。此便是良知,不假外求。若良知之发,更无私意障碍,即所谓‘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矣。’然在常人,不能无私意障碍,所以须用‘致知’‘格物’之功,胜私复理。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,所以充塞流行,便是致其知。知致则意诚。

5、所以谓之圣,只论精一,不论多寡。

6、一念改过,当时即得本心。

7、能处正是良知,众人不能,只是个不致知。

8、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?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(《泛海》)

9、人心本是天然之理,精精明明,无纤介染着,只是一无我而已。

10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11、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。

12、外面是非毁誉,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。

13、循理便是善,动气便是恶。

14、大批童子之情,乐嬉游而惮拘检,如草木之始萌芽,舒畅之则条达,摧挠之则衰萎。今教童子,必使其趋向鼓舞,中心喜悦,则其进自不能已,譬之时雨春风,沾被卉木,莫不萌动发越,自然日长月化。若冰霜剥落,则生意萧索,日就枯槁矣。

15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16、夫精藏则太和流,神守则天光发,累释则怡愉而静,机忘则心纯而一。四者,道之证也。

17、无私心就是道。

18、须于心体上用功。凡明不得,行不去,须反在自心上体当。即可通。心体明即是道明。

19、凌崖望双峰,苍茫竟何在?载拜西北风,为我扫浮霭。

20、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21、: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;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,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,勿作枝想,勿作叶想,勿作花想,勿作实想。悬想何益?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

22、致知二字,乃是孔门正法眼藏,异此而学,即谓之异端;离此而说,即谓之邪说;迷此而行,即谓之冥行。

23、: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。能不忘乎此,久则自然心中凝聚,犹道家所谓‘结圣胎’也。此天理之念常存,驯至于美大圣神,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。

24、然可欲者是我的物,不可放失;不可欲者非是我物,不可留藏。

25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

26、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,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,吾安得而非病狂乎?犹有丧心者矣,吾安得而非丧心乎?

27、良知之外,更无知,致知之外,更无学。

28、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
29、::‘礼’字即是‘理’字。‘理’之发见可见者谓之‘文’,‘文’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‘理’,只是一物。‘约礼’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。要此心纯是天理,须就‘理’之发见处用功。

30、:《诗》非孔门之旧本矣。孔子云:”放郑声,郑声淫。‘又曰:“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。’‘郑卫之音,亡国之音也。’此是孔门家法。孔子所定三百篇,皆所谓雅乐,皆可奏之郊庙,奏之乡党,皆所以宣畅和平,世儒附会,以足三百篇之数。盖淫  之词,世俗多所喜传,如今闾巷皆然。‘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’,是求其说而不得,从而为之辞。

31、个个人心有仲尼,自将闻见苦遮迷。而今指与真头面,只是良知更莫疑。

32、“心即理也。”“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”

33、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。

34、凡朋友问难,纵有浅近粗疏,或露才扬己,皆是病发。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,不可便怀鄙薄之心。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

1、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

2、与朋友论学,须委曲谦下,宽以居之。【译文】与朋友谈论学问,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,与之宽和相处。

3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4、心一而已,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,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,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。不可以心外求仁,不可外心以求义,独可外心以求理乎?

5、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,却是外义也。至善是心之本体,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,然亦未尝离却事物。

6、“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”

7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8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9、知行合一(王学主要思想之一。)

10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11、人若着实用功,随人毁谤,随人欺慢,处处得益,处处是进德之资。若不用功,只是魔也,终被累倒。

12、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
13、人的宿敌只有一个,便是他自己。

14、人须在事上磨,方能立得住;方能静亦定、动亦定。

15、是有意于求宁静,是以愈不宁静耳。

16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
17、悔悟是去病之药,然以改之为贵。【译文】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,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。

18、与朋友论学,须委曲谦下,宽以居之。

19、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?只此一怕即是心邪。故有迷之者。非鬼迷也,心自迷耳。

20、《王阳明著述选评》(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)

21、此已被私欲割断,不是知行的本体了。未有知而不行者;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

22、惟天下之至诚,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。

23、这良知人人皆有。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,兢兢业业,亹亹翼翼,自然不息,便也是学。

24、未有知而不行者,知而不行只是未知。圣贤教人知行,正是要复那本体,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。

25、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

26、诚字有以工夫说者。诚是心之本体,求复其本位,便是思诚的工夫。

27、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,奚暇责人?

28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

29、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

30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31、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。

32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
33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34、为政不事威刑,唯以开导人心为本。

35、圣人亦是学知,众人亦是生知。

36、动亦定,静亦定。

37、心如明镜,物来自照。

38、君自保重,我心送君三十里。

39、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,及其有干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;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。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。勿作枝想。勿作叶想。勿作花想。勿作实想。悬想何益!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

40、心即理也,天下又有心外之事,心外之理乎。

41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。

42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43、《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》

44、“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”

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

1、“光不仅在烛上。”

2、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?”

3、“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”

4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”

5、“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”

6、侈淫辞,竞诡辩,饰奸心盗行,逐世垄断,而犹自以为通经,是谓贼经。

7、“你死都不怕,还在乎一条内裤么?”

8、“光不仅在烛上”

9、花烛夜堂还共语,桂枝秋殿听跻攀。

10、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
11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,相上则损。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12、及门真愧从陈日,微服还思过宋年。

13、“我以落第动心为耻。”

14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
15、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

16、城里夕阳城外雪,相将十里异阴晴。

17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
18、忽向山中怀旧侣,几从洞口梦烟萝。

19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
20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
21、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

22、布裘莫谩愁僵卧,积素还多达黎明。

23、孔子者乎,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,

24、“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”

25、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

26、出耒在明晨,山寒易霜霰。

27、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
28、“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。”

29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
30、“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!终日眼睁睁看甚么!”

31、他一疑,事就成了

32、“他一疑,事就成了。”

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

1、天道不翕张,则不能发聚,况人乎?

2、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――王阳明

3、至诚则“无知而无不知”,不必言“可以前知”。

4、当像狗一样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时,反抗便是唯一的出路。或许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反抗意识并不那么强烈,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任何一种选择都要强于继续忍受剥削,更何况来人的说辞那么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,不走何为?

5、尽道圣贤须有秘,翻嫌易简却求难。

6、夫志于为利,虽欲其政之善,不可得也。志于行道,虽欲其政之不善,亦不可得也。

7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8、首先,“心即理”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,倾听内心,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。其次,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。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,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。王阳明融三家之长,却归宗于儒家,提出振聋发聩的“知行合一”,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,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。

9、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
10、人生一场虚空大梦,韶华白首,不过转瞬。池仲容,不是我要杀你,而是你不愿善终,自取灭亡,以至天要杀你,你认命吧。

11、为学大病在好名。――王守仁

12、为善为恶是格物:行

13、人之善恶,由于一念之间。

14、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、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,抛开制度变革不谈,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:如果体制有毒,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?

15、“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!终日眼睁睁看甚么!”

16、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是王阳明心学中的十六字箴言,其涵义为:人心险恶莫测,道心微妙居中,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,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,不改变、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。

17、破山中之贼,易破心中之贼,难――王阳明

18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

19、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――王阳明

20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

21、无论学术还是事功,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。即使舆论尚有非议,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,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。

22、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双合脚的鞋,从这一点发散开来,王守仁进一步得出“心外无物”的结论――真正的生活在内心,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。

23、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,不要说士兵,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。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,参战前就非常惊恐,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,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。

24、信步行来皆坦道,凭天判下非人谋。

25、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,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,吾安得而非病狂乎?犹有丧心者矣,吾安得而非丧心乎?

26、人人有路透长安,坦坦平平一直看。

27、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,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,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。

28、患难忧苦,莫非实学。

29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30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――王守仁

31、圣贤之学,心学也。

32、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,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

33、人,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。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,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,那么路在何方?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,脱离这“曳尾于涂中”的苦海?两千年来,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,刘伶醉酒,阮籍狂狷,他们真的快乐吗?

34、是有意于求宁静,是以愈不宁静耳;夫妄心则动也,照心非动也。

35、战场之上,求死者生。

36、心即理也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37、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: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,从政府到人民。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,只需轻轻一推,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。

38、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

1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2、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3、“傲”的反义词为“谦”。“谦”字便是对症治“傲”的药。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,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、节制、礼让,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,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。

4、非有学问思辨之功,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。所以虽在圣人,犹如‘精一’之训。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,便谓至善,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,亦可谓之至善矣。”爱于是日又有省。

5、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亦谬乎?

6、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

7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佛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

8、苟无尊崇笃信之心,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。

9、体,即良知之体,用,即良知之用,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?

10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11、先曰:是徒为静养,而不用克己工夫也。如此,临事便要倾倒。人需在事上磨,方可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王阳明《传习录》

12、时习之要,只是谨独。

13、千罪百恶,皆从傲上来。只是一“傲”字,便结果了这一生。

14、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――王阳明《传习录》

15、静处体悟,事上磨炼。――王阳明

16、一念改过,当时即得本心。

17、有而未尝有,是真有;无而未尝无,是真无;见而未尝见,是真见!

18、惟天下之至诚,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。

19、道理人人会讲,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,但不从心上用力,砥砺出不偏不倚、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,即使做同样的事,说同样的话,动作也会走形。毕竟相由心生,情随事迁。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…——王阳明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——王阳明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——王阳明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。

20、(公安基础知识)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(已更新)

21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22、为学大病在好名。

23、1《神农本草经》清·孙星衍等辑——医科圣典,药学大全

24、【王阳明名言十句(精读)】冯骥才丨名言名句100条(灵活运用添风采)

25、以言语谤人,其谤浅;是以身谤也,其谤深矣。

26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――王守仁

27、与朋友论学,须委曲谦下,宽以居之。

28、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、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亦谬乎?

29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——王阳明

30、君子小人之分,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。

31、良知之外,更无知,致知之外,更无学。王阳明《王阳明全集》

32、夫精藏则太和流,神守则天光发,累释则怡愉而静,机忘则心纯而一。四者,道之证也。

33、汝以不得第为耻,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。

34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――王阳明"

35、1《酒经》宋·朱肱——壶里乾坤大,杯中日月长

36、格物致知,灭除轻傲。

37、心是宇宙的本体,万物的主宰,安身立命的根据,衡量是非的标准。天地间诸事诸物,举凡纲常伦理,言行举止,成败荣辱,皆不出于我心。

38、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,皆不得为致良知。

39、(译文)心即是理。天下还有什么心外的事、心外的理吗?

40、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――王阳明

41、亲人帮亲人,无亲来帮愁煞人。2、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,就是母亲,最完美的呼唤,就是妈妈。纪伯伦3、亲情是甜美的乳汁,抚育我们成长;是敞亮的双眸,指引我们前进;......

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

1、眼前路径须放开阔,才好容人来往,若太拘窄,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。

2、夫精藏则太和流,神守则天光发,累释则怡愉而静,机忘则心纯而一。四者,道之证也。

3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4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

5、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?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(《泛海》)

6、苟无尊崇笃信之心,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。

7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8、为何我们会喜欢取悦他人

9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10、心即理也。无私心即是当理。未当理便是私心。

11、心无外物,物以心生。

12、毁谤自外来的,虽圣人如何免得?人只贵于自修,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,纵然人都毁他,也说他不着。却若浮云掩日,如何损得日的光明?

13、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

14、以言语谤人,其谤浅;是以身谤也,其谤深矣。

15、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。若只好静,遇事便乱,终无长进。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,而实放溺也。

16、圣人不贵前知,祸福之来,虽圣人有所不免。圣人只是知几,遇变而通耳。

17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
18、一者,天理。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。若只知主一,不知一即是理,有事时便是逐物,无事时便是着空。

19、体,即良知之体,用,即良知之用,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?

20、人若知这良知诀窍,随他多少邪思枉念,这里一觉,都自消融。

21、有心俱是实,无心俱是幻;无心俱是实,有心俱是幻。

22、蒙蔽心灵的,永远是物欲

23、要善恶分明,更要爱恨分明

24、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

25、他一疑,事就成了

26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

27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
28、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

29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

30、学问也要点化,但不如自家解化者,自一了百当。

31、对朋友少指责、多鼓励

32、未有知而不行者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

33、静处体悟,事上磨炼。32、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。若只好静,遇事便乱,终无长进。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,而实放溺也。33、常快活便是功夫。34、君子诲人不倦,而师道必严。35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36、心即道,道即天。知心则知道,知天。37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(《大学问》)38、良知之外,更无知,致知之外,更无学。39、心无外物,物以心生。40、问君何事日憧憧?烦恼场中错用功。莫道圣门无口诀,良知二字是参同。(《咏良知四首示诸生》)

34、循理便是善,动气便是恶。

35、“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”

36、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
37、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。

38、省察是有事时存养,存养是无事时省察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

1、面对外来评价,尤其是毁谤时,非但不要动怒心,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。

2、惟圣人而后能无悔,无不善也,无不诚也。

3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,人性之善,天下无不可化之人。

4、用之则行舍即休,此身浩荡浮虚舟。

5、人要随才成就,才是其所能为。

6、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,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,吾安得而非病狂乎?犹有丧心者矣,吾安得而非丧心乎?

7、圣贤只是为己之学,重功夫不重效验。

8、思是良知之发用。若是良知发用之思,则所思莫非天理矣。

9、能戒慎恐惧者,是良知也。

10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,相上则损。——王守仁

11、一切真理都在心中,所以不需外求

12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
13、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、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亦谬乎?

14、心无外物,物以心生。王阳明

15、盖良知之在人心,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。

16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17、问君何事日憧憧?烦恼场中错用功。莫道圣门无口诀,良知二字是参同。

18、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,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,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——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
19、真理已在心中,我们去实践,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,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。

20、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

21、贫汉作事大难,富人岂知之!

22、且于动处加工,勿使间断。动无不和,即静无不中。

23、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

24、人人有路透长安,坦坦平平一直看。

25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

26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27、处朋友,务相下,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28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29、尽道圣贤须有秘,翻嫌易简却求难。

30、随物而格,是致知之功。

31、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。正其不正者,去恶之谓也。归于正者,为善之谓也。

32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王阳明

33、役者以力,仕者以道;力可屈也,道不可屈也。

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

1、毁谤自外来的,虽圣人如何免得?人只贵于自修,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,纵然人都毁他,也说他不着。却若浮云掩日,如何损得日的光明?

2、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,所以不容易辨别,只需要立志于圣学,将来必能看透。

3、真理已在心中,我们去实践,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,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。

4、哪里有什么技巧,只是努力做学问,养得此心不动。如果非要说有技巧,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。

5、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,时时精明,不蔽于欲,自能临事不动。不动真体,自能应变无言。

6、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

7、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,要勇敢地去做事,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。有荣耀是我幸,无荣耀是我命,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。

8、虚虚实实,让敌人的心慌乱,动起来没有章法,就能趁势而入,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。

9、授书不在徒多.但贵精熟。

10、天理固然在心中,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,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,天理就很难显现。

11、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,不要做缩头乌龟,否则就是活千年,不过是千年的禽兽。

12、能戒慎恐惧者,是良知也。

13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14、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

15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
16、人之善恶,由于一念之间。

17、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
18、静处体悟,事上磨炼。

19、人的宿敌只有一个,便是他自己。

20、天下之事,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;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。

21、昨日衣蟒戴玉,大家都说荣耀,可脱衣就寝,只是一身穷骨头,何曾添得分毫?所以,荣辱不在人,人自迷耳。

22、动亦定,静亦定。

23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24、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,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。一切皆因思想而异。如欲改变命运,首先改变自己。如欲改变自己,首先磨炼内心。

25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26、志于道德者,功名不足累其心;志于功名者,富贵不足以累其心。

27、地灵则人杰,人之无良,亦足以为山川之羞!

28、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,金到足色方是精。

29、你的意念所到之处,正确的就知道正确,错误的就知道错误,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。

30、体,即良知之体,用,即良知之用,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?

31、随时随地而变化、变通,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。

32、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
33、天理是在心中,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,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,可却被蒙蔽了。

34、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,一临事,就慌乱失措。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,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。

35、名与实相对。务实的心重一分,求名的心就轻一分。若全是务实的心,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。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,渴而求饮,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?

36、除非是死灰槁木、耳聋眼瞎之人,虽然听见、看见了。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。

37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

38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。

39、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,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,就是:心即理。

40、良知之外,更无知,致知之外,更无学。

41、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,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。

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

1、良知,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。

2、昨日衣蟒戴玉,大家都说荣耀,可脱衣就寝,只是一身穷骨头,何曾添得分毫?所以,荣辱不在人,人自迷耳。

3、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

4、天下之事,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;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。

5、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

6、面对外来评价,尤其是毁谤时,非但不要动怒心,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。

7、私欲日生,如地上尘,一日不扫,更又一层。

8、世人以落第为耻,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。

9、昨日衣蟒戴玉,大家都说荣耀,可脱衣就寝,只是一身穷骨头,何曾添得分毫?所以,荣辱不在人,人自迷耳。

10、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,不要做缩头乌龟,否则就是活千年,不过是千年的禽兽。

11、虚虚实实,让敌人的心慌乱,动起来没有章法,就能趁势而入,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的胜利。

12、安定情绪,物我两忘,不是什么都不想,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。

13、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,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,就都能成功。

14、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,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。

15、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,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

16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

17、随时随地而变化、变通,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。

18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19、赏及微劳,则有功者益劝;罚行亲昵,则有罪者益警。

20、人人心中都有良知,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。伯夷、叔齐虽然死了,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。

21、心之良知是谓圣人,圣人之学,惟是致良知。

22、未有知而不行者,知而不行是未知。

23、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
24、“至圣先师”孔子说的话,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,那就是错的,就不是真理;而贩夫走卒说的话,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,那就是对的,就是真理。

25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26、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,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。

27、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,那就符合天理,谁说君子不能谈利?

28、惟圣人而后能无悔,无不善也,无不诚也。

29、亲情与生俱来,如果真能抛弃,就是断灭种性。

30、天理是在心中,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,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,可却被蒙蔽了。

31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

32、名与实相对。务实的心重一分,求名的心就轻一分。若全是务实的心,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。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,渴而求饮,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?

33、心即理也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34、役者以力,仕者以道;力可屈也,道不可屈也。

35、心如明镜,物来则照,不要刻意去追求。

36、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,锦衣玉食并不重要。那么,将心比心,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,心平安,身平安。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,否则,这都是空谈。

37、无事时,将好色、贪财、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,一定要将病根拔去,使它永不复发,才叫痛快。

38、静并非不动,动也并非不静。戒慎恐惧就是念头,为何要区分动和静?

39、哪里有什么技巧,只是努力做学问,养得此心不动。如果非要说有技巧,那此心不动就是的技巧。

40、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,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,一旦如此,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。

41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42、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,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,然后祛除。

43、知轻傲处,便是良知;致此良知,除却轻傲,便是格物。